# T型人才 要成为T型人才,并且‘T’的这一横还需要非常长 # 输入 - 整理/思考 - 输出 # 学习(输入) 没有海量的输入,是不可能保持高质量输出的 ## 书籍阅读 每年30本左右的优质书籍的阅读是保持成长的基础。 ### 书籍分类 - [心理学 Psychology](https://gingkoapp.com/psychology) - [历史 History](https://gingkoapp.com/history) ### 年读书单 [2019年书单](https://www.notion.so/dracohu/c00905bafe804fb88058fa7dcd520c6c?v=dcc52cda5abc4d51a62bb32371f2d924) [2020年书单](https://www.notion.so/dracohu/03f288edc9c243de89d4bc6f9c371edf?v=70c914b03f0644f7a56cab37f72ed5b3) ### 精华 https://gingkoapp.com/book-reading `电子书阅读` ------------- 阅读工具: * 得到app(罗胖家的) * 多看阅读(小米家的) * Kindle(亚马逊家的) * 网易蜗牛(丁三石家的) * Neat Reader(http://neat-reader.cn/) ------------- 电子书库: https://b-ok.org/ (英文原版的epub书籍质量非常高) `阅读+读书笔记` * 可以在Mac上安装Mumu安卓虚拟机,然后在虚拟机上安装得到app,边做笔记,边复制到Gingko、印象笔记 ## 网站 - 少数派 https://sspai.com/ (工具控的福音) 轻量级设计应用 https://sspai.com/post/40786 # 音频课程 ### 首推得到app中的课程 - 精英日课 - 吴军系列课程 - 施展系列课程 - 邵恒头条虽然是新节目,但质量也不错(虽然仔细听偶然有硬伤) ### 樊登读书 - 家庭类/心理类 - 组织管理类 ### 看理想 - 八分 - 圆桌派 ### 视频 - BBC系列纪录片(尤其自然类) - TED - Cosera - Khan Academy - Netflix Absurd Planet # 整理 工具控是必须的,你需要知道通过什么样的工具可以提高自己效率,效率提高了,自然可以节省更多时间,然后用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做更多的练习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 ### 外脑 人的记忆机制决定了大多数事情不会进入长期记忆区,所以,任何人也不要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抱有绝对的信心;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大,很多东西会被更快的忘掉。对于工具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自己增加一个`外脑`, 帮助自己存储、梳理那些瞬间而过的想法。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件事:不要被工具绑架,工具一定是帮助自己提高效率的,而不应当沉迷于摆弄各种各样的工具,反倒是浪费了时间。 ### 内容整理的`逻辑`与`非逻辑` 逻辑的一面,需要通过类似`幕布`这样的工具,来将一本书或者一个概念的框架进行解构,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。 非逻辑的一面,是文本的摘抄。有一些文本实在是太过精彩,你会觉得相见恨晚,那这种摘抄是不需要复核一个特定解构的。 或许也可以理解成: >逻辑的部分为‘骨’,非逻辑的部分为‘血肉’。只有骨头太僵硬,需要用血肉来填充,两者合二为一才具有生命力 怎样能够将逻辑与非逻辑两种类型的内容进行高效的整合,是需要深度思考的一件事。 目前我的倾向性是: * `幕布`:逻辑部分,通过导图来实现 * `Gingko`:非逻辑部分,通过摘抄文本来实现 * 再通过`语雀`进行整理,并完成整合输出 ### 文档 首先,必须是基于云端的,这样才可以利用超链的形式快速的分享和协作 我推荐的文档工具如下: - 石墨文档 http://www.shimo.im - 金山文档 http://www.kdocs.cn - 语雀(超乎预期的好) - 飞书文档 - 腾讯文档 - Notion - CODA - 印象笔记 - 未完待续 #### 关于Markdown - [Markdown10分钟入门练习](https://commonmark.org/help/) - [Markdown Cheatsheet](https://github.com/adam-p/markdown-here/wiki/Markdown-Here-Cheatsheet) ### 导图 - processON - xmind ZEN - 幕布 - 印象笔记 ### 浏览器插件 *Chrome* * 滴答清单 * 沙拉查词 - 内嵌词典 * 简阅 - 专注阅读 * Tampermonkey - 脚本插件基础 * Adblock Plus - 广告拦截 * Json Viewer - 查看JSON格式数据 * OneNote - 网页剪辑 * Momentum - 沉浸式新Tab *Chrome离线应用* - Gingko - Google Docs - Papier # 表达(输出) - 优秀的表达能力可以更容易的说服对方,不论是你的技术团队,用户,上下级,或者任何协作者 - 优秀的表达能力是寻找和判断对方的认知之网,并且在适合的网络节点位置,投放自己的逻辑或故事,从而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(共情) ## 写作 - 石墨文档 - Gingko - 印象笔记 - 语雀(阿里家的) - 幕布(大纲) ## 原型 - 墨刀 - Sketch - Axure - lanhuapp(蓝湖) ## 口头表达 表达是需要有一种“表达欲望”的。没有表达欲望,也就无法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力量,没有情感的表达,也就无法唤起别人内心的共情。 表达欲望这件事与内向性格或是外向性格没有太大关系,而是通过习惯的不断养成来实现的。养成一种习惯需要的是`刺激-行动-奖励`的循环,所以,能够培养自己表达欲望的方法就是不停练习,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。 你还记得史蒂芬平克在《风格感觉》一书中提到的写作要诀吗? `写作之难,在于把网状的思考,用树状的语法结构,转换成线性字符串。` # 效率管理 ### 关于浏览器的使用 很多人只使用一个浏览器,然后在不同的tab之间切换。但是当你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任务的时候,其实可以使用多个浏览器,例如: - 使用Chrome来在Gingko里记录卡片 - 使用Firefox处理公司相关事务 - 使用Safari来浏览非业务相关的网页 ### 关于读书笔记 1. 读书是一定要做笔记的 2. 笔记形式可以是‘划线’或者‘写点评’ 3. 笔记最好可以导出,尤其是导出到印象笔记 4. 导出到印象笔记体验最好的是‘多看阅读’和‘得到’ 5. 导出到印象笔记之后,对于那些经典好书(如何定义经典好书见仁见智,不在此赘述)一定要温故而知新,可能每次看之前的笔记都会产生新的想法 6. 对于高效高质输出有一定自我要求的话,可以把印象笔记中的笔记中最精华的部分与类似Gingko的卡片式协作工具进行协同,这个步骤有点像从盒马鲜生买的‘预制菜’ 7. 当然,最后一步,就是用上面的预制菜来制作大餐喽;既然用了Gingko,那也就躲不掉使用博纳科夫的卡片式写作法;当然,我自己还在探索中,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,以后再做补充 # 公司管理 ## 学华为 `《以奋斗者为本》` [精华](https://gingkoapp.com/book-reading) # 业务能力 *PM is someone that holds balance* ## External elements ### User 用户 - 用户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- 需求是真需求还是假需求 - 需求是大是小 - 如果找到MVP--最小可用版本的功能集 ### Market 市场 - 市场是向上还是向下 - 市场是否有周期性,当前处于什么时间窗口 - 市场容量有多大 - 市场的“慢变量是什么” ### Tech - 当前技术条件下,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- 长期未来的技术趋势是什么 - 短期内可以使用什么技术带来竞争优势 ### Nation-wide environment - 国家经济的趋势 - 国家经济发展的慢变量是什么 -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“小蓝海”在哪里 ### Global environment - 全球经济的方向是什么:更融合?更分裂? - 国家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 施展` 《中国史纲50讲》` 施展`《国际政治学40讲》` 施展`《中国制造报告20讲》` 李筠`《西方史纲50讲》` ## Internal elements ### Resource 资源 - 内部资源可以支持什么规模的功能开发 ### Connection between strategy & tactic - 战略和战术的连接节点 ### Present your product - 如何能够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(如能够给BD/Sales部门提供更有力的营销内容---marketing enablement) ### Conjunction - 业务流的节点 - 信息流的节点